上门洗衣O2O服务商『多洗』获近千万元Pre-A 轮融资
11月30日消息,上门洗衣 O2O 服务商 “多洗” 于近日获得来自盛景嘉成的近千万元 Pre-A 轮融资,融资金额将用于服务范围扩张以及供应链优化。另据公司 CEO 袁则称,A 轮融资也正在进行中。

据《创投时报》项目库数据,互联网洗衣品牌多洗隶属于北京伟创盛达商贸有限公司创立,采用移动终端预约、按袋计费方式、上门取送。 2014年8月,多洗在北京上线,目前已将服务范围逐渐扩大至天津、上海。目前多洗已有一百余名员工,创始人兼 CEO 袁则曾在香港更新集团(外资)旗下的公司担任电商运营总监。公司此前曾获纽信创投的数百万天使投资。
在流量获取方面,多洗的自有渠道(微信+APP)占总体的一半,另一半则来自多洗牵手58到家、京东到家、美团等平台。
同样按袋收费(现已增加按件收费)、众包上门取送,多洗与e袋洗最大的区别有两处:一是e袋洗已开始重点发展平台战略,而多洗只做洗护类垂直服务;二是e袋洗的洗衣服务由外包洗衣店、洗衣厂来做,而多洗则在燕郊自建了6000㎡的洗衣厂(基础设施成本上千万元),并收购了一家上海洗衣厂,每日处理能力达10万件。而上海的泰笛洗衣则主打自建物流+外包洗衣模式。此外,多洗还与传统服装品牌携手进行服务升级。
在多洗平台,用户下单后由便利店工作人员上门取衣(最快 2 小时上门,也支持到店下单),然后由多洗自建的 80 人配送团队统一将便利店所收衣服取送至 8 个中转站,经干线运输至洗衣厂进行处理,洗净后沿同一路径逆向送回至用户,整个流程基本可实现 3 天完成。
袁则表示,虽然现今的年轻人普遍对线下干洗店没有品牌认知度与信赖度,但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会带来互联网品牌的机会。用户对洗衣仍存在很大偏差,比如单纯认为干洗一定比水洗好,比如 70%的衣物洗涤标签都是错误的但用户仍执着于此。洗衣在袁则看来是脏活累活,且即使多洗没有大肆补贴但由于规模效应不足仍未盈利,但用户需求还是有的,比如用户已经不再只将贵重衣物送洗、也会洗普通 T 恤、衬衫,只是消费习惯还需培育。
关于未来发展方向,袁则希望可以把中央洗衣工厂从工业2.5向工业4.0迈进,现阶段的洗衣工厂,像清洗,分拣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但是熨烫等都还是手工操作。当下的工厂以产能每日8—10万件为标准,需要25到40个人,未来这个人数将降低到4-5个人。而这个考虑也得益于大奖给他的全球性思维,在决赛中认识的国外创业者同行给了他很多的建议和启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