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来临,传统门户真的过时了吗?
近日一篇关于新媒体反思的文章引起不小的争议,不可否认文中观点确有偏颇之处,但当我们试着探寻新媒体光鲜的另一面时,触碰到玫瑰背后的尖刺,谁又能保证不会失声尖叫呢?
说完了新媒体,借着这个机会我们也来谈一谈传统门户。
恰好网易昨天公布了其第四季度的财报,从数据来看,其净收入为79.03亿元人民币,虽说三大业务的净收入都实现了增长,但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作为门户起家 的网易其广告收入只有6.09亿元人民币,占净收入的7%,在线游戏净收入却达到55.03亿元人民币,占比高达70%。
我们不禁要问:传统门户衰亡了吗?
一、传统门户是否过时?
门户网站(英文名Portal Site)诞生于互联网发展的早期,1993年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和大卫·费洛创办了雅虎(Yahoo)搜索网站,将网络上庞大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分类、整理,让不同的使用者能够快速查询,获得巨大成功。
这种示范作用极大的影响了国内互联网,很快诞生了搜狐、新浪、网易这样的门户网站,而且最初也是像雅虎一样提供搜索服务、目录服务,在那个内容匮乏、信息 闭塞的年代,由于降低了网民获取资讯的门槛,门户几乎成了互联网的代名词,流量也是潮水般的涌来,新浪、网易、搜狐也相继在纳斯达克的完成上市融资。
而门户在盈利模式上却没能逃出“网络广告”的发展道路,面对2000年互联网泡沫危机时,有限的广告市场不足以支撑门户走出寒冬,开始逐渐转型,搜狐、新浪开始推出面向企业用户的.NET平台,网易则开始将目标转向了网络游戏。
现在微博、微信的兴起,垂直新媒体的发展,让门户受到不小的冲击,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丰富的同时,获取新闻的方式也开始向“社交分享”转变,尤其是90后、00后,现在仍坚持浏览传统门户的恐怕只剩步入中年的早期网民了,门户作为互联网入口的作用大打折扣。
从去年开始传统门户又不断传出裁员风波,门户主编离职创业的消息,甚至有分析称新浪将被阿里巴巴全面收购,让人不得不感慨,传统门户真的要开始衰落了吗?
二、传统门户不被看好的原因
从一种宏观的发展趋势看,传统门户的式微似乎是历史的必然。
1.新闻综合门户网站数量增加。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站数量也呈爆发式增长,根据域名城的消息,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站数量达到 423 万个,虽然新闻类受国家管控,发展规模相对较小,但根据《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5)》显示数量上仍然达到709家。
2.同质化趋势明显。一个尴尬的事实是,曾经作为新媒体的门户,革了不少传统媒体的命门,但现在门户反而越来越像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也越来越趋向于门户。
而且门户之间差异化也不明显。目前腾讯、搜狐、新浪、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内容重叠,结构分类,页面设计趋同,也就是说只要是综合门户网站基本大同小异,千篇一律,大而全的结构,结果是受众不明显且很难扩展。
这也是投资人口中的“内容不值钱,技术才值钱”的原因,所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这些新型聚合网站估值才会那么高,传统门户诸如新浪、网易、腾讯网,依靠的是编辑对新闻时效性的把握,将各类新闻推送给用户,背后比拼的是团队对内容的把握能力。
今日头条则是另外一条道路,基于云端,根据用户的点击与兴趣来学习用户的阅读喜好,从而形成千人千面的推送内容,是一种算法的体现,双方实质上是人力对技术的比拼。
3.变现方式单一。门户在变现模式上和传统媒体并无二致,传统媒体报刊卖发行量,电视靠收视率,而门户依仗的就是流量,以CPM(千人成本)及CPT(按时长计费广告)为主。
所差的只是它没有版面(时段)限制,页面容量理论上是无限的,但页面也有不同的浏览价值,传播的效果明显集中在“首页”或热点位置,所以门户的内容经营方式始终围绕热点位置进行。
如果门户网站流量下滑,广告主显然不愿意投放更多广告。因此门户从发展来说增长不足,且风险较大。
三、传统门户需要蜕变
就目前而言,门户依然有着不错的流量,短时期内也难以颠覆。事实上门户自身也在不断变革以适应新的变化,一个总得趋势就是“资深编辑”+“垂直”+“智能算法”+“移动端”
资深编辑,就是优质内容,虽然传播方式和渠道发生了改变,但本质上用户看的仍是内容,在移动化和碎片化的移动时代,“短平快”仍是网络新闻的基础属性,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激烈的用户争夺和用户留存压力将促使网络新闻在内容质量做足文章。
垂直,就是细分,大而全的门户网站显然分散了有限的资源,门户的一个改革方向就是垂直化,而现在做的比较出色的新媒体实质上也就是门户的一个子栏目。
智能算法就是个性化,千篇一律的新闻显然不可能抓住所有人的眼球,千人千面的内容推送才是未来的方向,今日头条、一点资讯 、天天快报在精准的阅读已经掀起了算法大战,未来也应该会有更多的媒体加入。
移动端,是阅读方式转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时间增加,获取信息设备的改变都需要门户对此做出优化,才能让传统门户焕发出新的生机。
当然还有一些视频、社交的概念的引入都是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只要不固步自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谁还能说门户一定衰亡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