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中投资圈:起底刘德华、范冰冰等117位文娱明星的投
无论是入资的唱吧的芒果系主持人何炅、汪涵和谢娜,还是刚出售自创公司PO朝霆而获利甚丰的谢霆锋,其作为并非偶然。近两年来,随着国内公司新一轮IPO或挂牌新三板,人们惊奇地发现,狗仔队镜头下的高颜值明星们除了披金戴银在商场里买买买,在通告里各种秀恩爱秀高贵,连涉及创业投资的“财商”方面也不遑多让。每当有明星创投的信息被披露,就有不少媒体做专题来梳理一些娱乐明星们的创投项目,但这些专题,往往止于普通的梳理甚或仅仅是好奇心驱动下的八卦而已。在过去半个月里,格致君试图通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国内外文娱明星的创投信息,来梳理出不同国籍、不同代际乃至不同性别的文娱明星们在创投领域的所展现出的技巧、偏好及其背景原因。由于信息不对称,格致君所能够收集的国外文娱明星创投资料有限(如有偏差,欢迎纠错),不过借助已经归纳到的样本数量,足以让我们推导出相当有趣的事实。出于个人视角和叙述方便,我将这些文娱明星的创投信息做了不同维度解析。图表只是个粗浅指引,各位可以根据相关信息,去探寻更多人物乃至历史背景信息,自行脑补其他结论——这可不是一场八卦之旅。
中国男星创投:冒险、投机与扎堆并存中国女星创投:解放但又保守冒险还是红利?中国男女文娱明星创投者的差别与共性欧美明星创投:这是工作,不是找乐子70后/80后/体育明星的乐园,中外文娱明星创投者的异同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创投如演技,欧美明星是中国明星的榜样。
在国内创投圈,活跃着为数不少的男明星,他们因为年龄、个人背景和行业喜好不同,也出现了相应的差异。我们先来看1950后男明星创投者的相关信息。(图表:中国50后文娱男星创投一览表)

50后一代人的创立或参投项目大部分都与文化娱乐产业相关,成龙是一个特例,他还联合茅台酒业出了一款“茅台成龙酒”并从中获利。不过值得提及的是,成龙并不热衷创投,他更醉心收藏,因无涉主题,此处不作讨论。而冯小刚、张国立与华谊兄弟之间的倒手交易,则见50后们对创业与投机的理解。这里是60后男明星创投者的相关信息。(图表:中国60后文娱男星创投一览表)

60后一代人中,绝大部分人也将创投的目光集中在文娱影视领域,李连杰是个例外,虽然身为文化中国(已更名为阿里影业)的董事,但他成立的壹基金和投资的远东控股却与文娱完全无关。这里是1970后男明星创投者的相关信息。(图表:中国70后文娱男星创投一览表)

70后一代人中,仍以参投项目为主,并出现了专事投资的基金。在过去一年在互联网创投圈中,引人瞩目的是胡海泉成立的海泉基金和任泉牵头成立的StarVC。这一代人中有相当数量的音乐人,其职业活跃期大致在90年代及新世纪的前5年。90后的文娱明星创投者只有一位,因此我们将之与80后合并在一个表格中。这里是1980-1990后男明星创投者的相关信息。(图表:中国80-90后文娱男星创投一览表)

80后男星创投呈现出极化特点。一方面,投资扎堆比较严重,如欢瑞世纪吸引了众多男女80后明星火线入股,另一方面,最成功的投资人并不是影视明星,而是体育明星姚明。经过NBA赛场洗礼的姚明也像他的美国同侪一样深谙投资之道。但姚明是唯一一名体育明星,与国外球星在创投圈风生水起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鹿晗是唯一一名90后文娱明星投资人,他的第一个项目是移动电商“达令”,这也是他与其音乐人前辈们只在音乐领域创投的最大不同。以上就是中国男明星的创投信息,我们藉此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①从代际维度来看,生于50年代以前的文娱明星并没有出现在列表中,这既与其年龄有关,也与我们的历史和政治环境因素影响下的投资思路有关;70后在人数、创业和投资领域都占据绝对优势,80后数量仅以微弱优势胜过50后,但80后在创投领域起步早,思路活跃,后发优势可期;90后胆量更大,投资思路更加活跃,起步也更早,其优势和高调风格都迥异于“闷声发大财”的前辈们。②从职业类型来看,在郭敬明与韩寒两位写手先后成功面前,当年吐槽他们的人们情何以堪?音乐人投资尚可,但创业就没那么幸运了,唯一拿得出手的是汪峰的峰范科技,其他如周杰伦创立的杰威尔旗下艺人被吐槽“不温不火”,谢霆锋的PO朝霆最近也被收购,郑钧的创业项目“合音量”最近也并入太合音乐,林志颖旗下的两家“IT公司”甚至被认为是造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