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服务平台

创投时报LOGO

外媒如何看待Apple Pay登陆中国

282人浏览 / 0人评论

  继昨天报道了Apple Pay进入中国的消息后,今天大家应该被各种新手体验教程刷屏了吧,其实Apple Pay说白了就是刷卡变成刷手机、输密码变成指纹验证的事儿。但今天我们不讲Apple Pay如何高大上,只从外媒的角度切入,听听外国朋友对这件事有什么想说的。

Apple Pay

  其实对于Apple Pay进入中国市场这件事,很多外媒较还是持看好态度的。财富杂志称,美国人用信用卡支付的习惯由来已久,而且根深蒂固,所以苹果费了很大功夫才一家家说服零售店使用他们的移动支付。但中国不一样,移动支付赶在人们形成刷卡习惯之前就成功开拓自己的疆场。大到超市、小到路边水果摊随处可见手机支付。所以相比美国,中国的移动支付的土壤已经相对成熟和稳定。

  福布斯报表明, 中国目前支持Apple Pay的终端POS有近630万台,是全球NFC设备最聚集的国家。再加上银联是中国最大的银行卡网络,和握着一手好牌的银联合作,Apple Pay在中国的成功指日可待。

  不过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BBC News对此就并不看好。因为即使是在美国本土,Apple Pay的运营也并非顺风顺水。一来,在美国你看不到像国内几乎人手一台iPhone这样的盛况,智能手机中苹果用户占1/3;二来谷歌的Android Pay也势头强劲,全面布网下美国已有100多万家零售点支持使用,他们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覆盖率甚至已经超过Apple Pay。我们昨天报道的Samsung Pay也已在韩国上线,下个月将进入美国市场。

  我们知道,大中华区是苹果第二大盈利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据统计,在2015年底,有3亿5千多万用户使用移动支付,这个是什么概念?这么跟你说吧,全美的人口总数也就3亿2千万。

  中国是Apple Pay入驻的第五个国家,但中国这块“支付蛋糕”并不好啃。

  整个支付市场被支付宝和微信背后的阿里和腾讯集团垄断,苹果想要改变支付习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这两日我们看到大量的新闻报道都在强调苹果支付如何安全,如何3秒搞定支付,这些噱头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再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我们忽略了Apple Pay支付场景的局限性。

  简单来说,Apple Pay的使用前提就俩:你有一台iPhone/iWatch(iPhone 6以上支持指纹识别),商家有一台支持闪付的POS机。你有苹果手机没问题,但商家不一定有支持闪付的POS机(又会有多少商家愿意花千元购置一台这样的POS机?)所以如果要做推广,前期的烧钱大战势必会打响。

  从本质上说,Apple Pay主打的就两点:安全和方便。但Marbridge咨询公司创始人Mark Natkin称,改变人们支付习惯,仅靠提高一点点安全性,或增加一点点便利性是不够的。

  和很多跪求Apple Pay入驻的国家不同,中国此前很少有人对Apple Pay感兴趣,满大街用着苹果手机的人并不见得对Apple Pay有多少了解。而且在Apple Pay进来之前,国内的支付市场在阿里和腾讯的攻城略池下已接近饱和。另外,中国的移动支付服务覆盖领域甚广,小到交水电费、点外卖、网购,大到做财富投资管理。再看Apple Pay目前能提供的服务:支付和取款。

  蚂蚁金服发言人称,支付宝拥有4亿多活跃用户,其中移动端的占到80%。而且支付宝作为一个软件应用,手握苹果端和安卓端两大群体,下载无门槛。对于Apple Pay要来抢占市场份额这一点,支付宝还不至于乱了阵脚。

  不过Apple Pay和支付宝、微信绕开央行支付清算系统不一样,苹果一直以来都坚定地与银行合作,而不是嚣张跋扈地要取代银联。苹果称,他们与中国19家银行展开合作,支持80%的信用卡和储蓄卡用户使用Apple Pay。

  据华尔街日报称,苹果和美国各大银行达成的协议是,用户每次使用Apple Pay 刷信用卡,银行将按费用的0.15%支付给苹果,若刷储蓄卡则按0.5%算。尽管他们对苹果和银联达成的交易十分好奇,但具体细节还未公开。

  在未来,Apple Pay还计划进驻香港、新加坡和西班牙等地。总之,支付市场是越来越好玩,接下来就看阿里和腾讯如何接招了。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