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有机农业电商平台『一号农场』获徽瑾数千万投资
2015年11月25日,在常州金坛市茅山风景名胜区,江苏海之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为一号农场)与宝茂集团旗下徽瑾创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为徽瑾创投)成功签约。
徽瑾创投作为一号农场本轮投资的领投方,注资2000万元,主要用于种植基地建设、扩充产品线、开拓市场,加强技术标准与研发,加大品牌渠道建设等。跟投方为江苏种业发展基金(简称为种业基金)。

从褚时健的褚橙到柳传志的柳桃,从有机水果到阿里与京东的农业争战,再从食品安全到一亩三分地的务农热潮,有机农业这个词汇对大众和投资者来说早已不再陌生。作为首家长三角别具特色的数字农业生态及多经济产业园项目的一号农场,此次得到了徽瑾创投与江苏种业发展基金的数千万注资,这对有机农业也而言就如同拂晓之前,平静的现状临近爆发。有机农业的引爆点,也许就在高科技与电商融合的顶尖之上。
风投青睐有机农业 观望多 投资少
据业内人士称,风投界对于有机农业的投资,关注焦点并不局限于农产品本身,而更多地是从农业的产业链入手,积极地寻找在整个产业链中具有独特优势、盈利能力强的公司进行投资。除徽瑾创投与一号农场的“联姻”以外,其他风险投资机构也在密切地关注此领域,比如红杉资本投资的福建利农,也是一家具有清晰商业模式和独到产品定位的公司。然而,在此领域,真正浮出水面的优质项目数量少,目前看仍处于新兴发展和观望期。
近期,B2B农业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较为热门,如一亩田、链农、美菜、饭店联盟、优配良品、丰收侠等,皆先后获得了一定数额的融资,但近期一亩田爆出的裁员事件,让农业电商模式引发了投资界的担忧。
徽瑾创投邓焕表示,一号农场的商业模式不同于以往的B2B农业电商平台,它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形成了自产自供的生态链闭环,并且具有多经济形态发展的优势。在倡导健康养生的慢生活方式下,一号农场同时推出生态游,兼有采摘、垂钓、农夫集市、有机酒店等特色,能够释放都市人想要回归樵耕读的情怀,农业电商平台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更具竞争力。
农业植入高科技基因 形成技术壁垒
一号农场创始人&CEO姜方俊先生是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并留学德国的IT工程师,赋予了一号农场高科技的基因。一号农场与德国波恩大学有机农业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将科研成果普惠于民,通过一号农场的电商平台,消费者可以买到各类新品类的有机农产品。比如“有机美国迷你南瓜”,较普通南瓜相比,由于造型可爱、营养丰富,“迷你南瓜”对于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都市人来说,更具吸引力。
有机农业长足发展需借助高科技助力,数字农业的概念已经在一号农场成功实践。通过智能化的环境监控系统、农场生产管理系统、农产品加工仓储管理系统、农产品配送系统、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订单管理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系统,数字化贯穿了整个农场的运营管理。数字农业实现了各分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追溯,从源头上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国民环保意识或为天时
20世纪初,特别是70年代以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有机农业在欧、美、日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到90年代末,欧、美、日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生态标志型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中国家出口拉动型的有机农业增长迅速。从发展的规模和数量上看,国民环保意识较强的欧洲、日本、美国等有机食品生产和需求发展较快。因此,近年来国人环保意识逐步确立,将有助于推动有机农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
日前,食品安全已经作为人民的权利,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一号农场姜方俊表示,食品安全,主要涉及农业生态和农业种植方法。一号农场选择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土壤环境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并且秉承传统的中国农耕文化,采用了古法耕种,进行“稻鸭共作”,形成了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农业生态圈。
徽瑾创投邓焕表示,在中国,食品安全及营养价值日益被百姓关注,有机农业产品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加之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风波兴起,消费者对于电子商务的使用习惯已经十分成熟。类似一号农场的农业电商项目,顺应市场发展趋向,预示了可观的投资收益,此次合作机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农业供应链金融更具战略价值
中国是农业第一大国,无论从国计民生,还是从全球经济布局上,完善和发展农业产业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江苏种业发展基金(简称为种业基金)总经理范淼先生表示,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度低,需要传统农业结合新兴模式来解决。但农业电商目前还更多地停留在营销方式的变革上,而整个农业产业链涉及到种业、种植、科研、生态等诸多领域。目前,“互联网+”、“工业4.0”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在农业这个最传统的领域里,如何在推进农业产业链变革的过程中寻找新市场,将成为各行业涉足农业领域的制胜关键点。
资金链无疑是当今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小规模的供销机构需要资金扶持,促进产销平衡。供应链金融能够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的多流合一,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电商平台解决农业品营销之外,农业产业仍需要金融互联网平台,协调产业链多方矛盾,通过金融将供应链资源梳理整合,推升更大的盈利空间。
徽瑾创投邓焕表示,徽瑾之所以在目前的资本寒冬下,敢于快速地决策并投资一号农场这样一个需要长期运作的农业项目,不仅在于对一号农场团队专业实力的信任,也得益于其上级公司宝茂集团(全称为宝茂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背后支持。
宝茂集团主要投资领域涵盖风险投资、资产管理、基金管理、创新金融、信托等,业务覆盖全国各地,始终将社会责任作为发展基石,更多地将事业投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其凭借在金融领域的业务和优势,在日渐发达的资本市场,将企业金融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除本次投资的有机农业项目,宝茂集团还参与公益事业,将金融业务渗透到各个领域。
突破农业电商瓶颈 PK阿里和京东
早在2013年,阿里马云就高调宣布争战农业领域。在美国上市后,马云宣布涉农电商、大数据业务和跨境电商服务将成为阿里集团未来的三大发展方向,将“涉农电商”提升到集团的三大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此外,乐视控股和恒大集团等非农业和电商领域的大集团,也开始涉足农业电商领域,纷纷盯上农业电商的大蛋糕。与此同时,京东也随其后,形成了阿里系和京东系两种不同风格的农业电商格局。
农业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其对保质期和物流体系的苛刻要求,而冷链配送就成为生鲜食品电商的最大瓶颈之一。相比更擅长营销的阿里系,京东系自建物流配送体系,对于未来布局有机农业或更具优势。据悉,一号农场已经部分建立了物流团队,未来将采用自建物流的模式。
但配送只是农业电商之中的微小一环,农产品的特殊性更在于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农业电商的普及,涉及对农村经济的融入和对农业生产体系的重新梳理。整个农业供销链的疏通,能够活化农业产业链,对产业链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化农业产业链体系的建立不可或缺。
然而无论是细节还是数字农业体系,一号农场都具备这样的雏形和发展潜力。一号农场采取F2F(Farm to Family)模式,为了不让消费的家庭每周吃重复菜,农场通过系统的大数据分析,降低了多余菜品浪费的问题,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
全部评论